今年9月以来,洋县积极探索、大胆实践,将推进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作为深化全县教育综合改革、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抓手,着力构建目标同向、措施联动、资源共享的“教联体”新格局,为全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。

“教联体”启动仪式
高位谋划,健全协同育人“新机制”。洋县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,将其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,系统谋划、统筹推进。制定出台《中共洋县县委办公室 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洋县家校社协同育人“教联体”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具体明确工作目标、实施步骤与重点任务,为全县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及时召开全县家校社协同育人“教联体”建设工作推进会,进一步明确成立由县教体局牵头,县委宣传部、县委社会工作部、县公安局、各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等16个部门共同参与的“教联体”工作领导小组,并抽调专人设立“教联体”建设推进工作办公室,按计划有序组织推进各项任务,形成了“党委领导、政府统筹、部门联动、学校主导、家庭尽责、社会参与”的良好工作格局。
夯实阵地,打造协同育人“共同体”。全县以学校为主阵地,辐射带动家庭与社会,不断夯实协同育人基础。县教体局结合系统实际,印发《洋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“教联体”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细化任务清单,明确时间节点、责任领导与单位,并将全县73所中小学“教联体”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有序推进。各学校立足校情、生情,从“家校互动”“馆校合作”“医教融合”“社教育人”“部门联动”等方面制定需求清单,逐项明确配合单位与联系人,确保工作落地见效。各中小学校依据《实施方案》进一步制定个性化方案,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具备教育热情与专业技能的专家参与“教联体”活动。目前,洋县中学、青年路小学等10所示范校与洋县朱鹮生态饲养基地、消防救援大队等15家单位建立“教联体”协作关系,开展各类活动26余场。全县各校均已成立“三秦家长学校”分校,累计聘任行业专家230余人,开展心理及家庭教育讲座32场,惠及师生家长超过14000人次。
创新载体,构建协同育人“教联体”。为构建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的协同育人体系,实现家庭教育提质、孩子成长有保障、家风建设与社会管理共赢的目标,洋县统筹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与社会文明建设工作,由县教体局和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,在全县创新开展“百场家风润鹮乡”系列活动。该活动计划在两年内每周开展一至两场,依托“县级专家+骨干讲师”下沉机制,整合县妇联“鹮乡家风大讲堂”巡讲、团县委“鹮梦”青少年大讲堂及“三秦家长学校洋县分校”等宣教资源,深入学校、社区和家庭,面向学生家长与群众开展100场家庭教育理念、方法与家风培育等方面的宣教活动,力争实现学生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率100%,心理困境等重点学生关爱覆盖率100%,同步推动家风建设与社会文明水平提升。目前,该系列活动已在学校开展2场次,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下一步,洋县将继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,以“教联体”机制建设与“家风润鹮乡”文化浸润为核心抓手,在机制完善、载体创新与内涵深化上持续发力,不断探索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,努力构建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富有活力的教育共同体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洋县智慧与力量。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
“汉中市教育局”网站
是否继续?